语文高考写作指导:新高考背景下,作文的审美情趣
- 资源简介:
约7920字。
语文高考写作指导
新高考背景下,作文的审美情趣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强调审美教育对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艺术和美的追求。由此可见,美育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刚需。
同时,“审美鉴赏与创造”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四大学科素养之一。2019年江苏卷“物各有性,共存相生”,2019年上海卷“中国味”,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江苏卷“语言”,2017年北京卷“说纽带”,这些试题无不在考查考生的审美情趣,无不在培养考生的审美情趣。
一、作文“审美情趣”之自然之美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对于大自然,我们人类应该是敬畏的、崇拜的,更应该有超脱于实用的情怀,即将其上升为一种审美境界。在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感叹、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感悟和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豪情之中,自然山水在人们的心中逐渐由伦理道德的对象化走向审美。所以考生的文章应该呈现出敬畏自然、欣赏自然、融入自然等审美情趣。
如2019年江苏卷优秀作文《元和年间的自述》之片段——
这一年的西山给了我别样的感受。这座山正对着法华寺西亭,从亭子里眺望,其巍峨奇异直入眼帘。我带着仆人一路披荆斩棘攀爬了大半天终于到达了山顶。
从山顶向下望,山下的一切变得渺小,四面青山白水萦绕,如同挂在眼前的山水画。此境绝美,人间的烦心事在这里不值一提。我随意地坐下,闭上眼睛,吐纳着山顶的空气,只觉此境辽阔浩渺。我内心难得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