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之热点主题预测:传统文化
- 资源简介:
约14130字。
传统文化
【主题阐释】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古代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
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中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题目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秋季入学的中小学生使用的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比如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面对此种情况社会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是需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有人认为,有些古诗文晦涩难懂,中小学生因为经验少、根底浅,未必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强行背诵,也给人囫囵吞枣的感觉;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初衷很好,接下来要注重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创新平台和方式去传承和表达,让中小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之美,为推动传统文化归位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你对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做法有何个人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材料主要介绍了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事情。材料先介绍了部编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在小学的篇目和每个年级的平均篇目,然后列举了人们对教材增加古诗文的三类看法:一是肯定这种做法,认为传统文化就要从中小学生抓起;二是疑惑,认为中小学生未必懂得古诗文内涵,强行背诵没有真正的收获;三是指出做法,即肯定古诗文增加是一件好事,但重要的还有要注重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获得传统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