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时,约4080字。
《〈呐喊〉自序》教案(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指导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心中有梦吗?(回答是肯定的)
人不同,梦想不同,时代不同梦想也不同。鲁迅先生一生也做了很多梦,他把自己“不能全忘记”的梦,写成了小说集《呐喊》。在初中同学们也解读过鲁迅“梦”——小说。说说看我们学过鲁迅的小说有哪些?明确:《故乡》,《社戏》,《孔乙己》。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明确:《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投影:《<呐喊>自序》课件。
并展示《呐喊》篇目表,让学生有大概了解。
《呐喊》篇目表
(1)《呐喊》自序(1922.12)(9)故乡(1921.1)
(2)狂人日记(1918.4)(10)阿Q正传(1921.12)
(3)孔乙己(1919.3)(11)端午节(1922.6)
(4)药(1919.4)(12)白光(1922.6)
(5)明天(1920.6)(13)兔和猫(1922.10)
(6)一件小事(1920.7)(14)鸭的戏剧(1922.10)
(7)头发的故事(1920.10)(15)社戏(1922.10)
(8)风波(1920.10)
二:介绍“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投影显示课件中的“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
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