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070字。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①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练出来的。②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③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④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______(A。”B”。)⑤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辩上。⑥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______ 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_____,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______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⑦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⑧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zhì______,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大儒( ) ②停zhì( )
(2)第①、⑤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3)请为第④句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正确的是( )
(4)依次填入第⑥句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怀疑 评判 辩论 修正
B.怀疑 辩论 评判 修正
C.辩论 怀疑 评判 修正
D.辩论 评判 怀疑 修正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个字读作“rú”,第二个字写作“滞”。
(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第一句话中的“锻练”应写作“锻炼”。第五句话中的“明辩”应写作“明辨”。
(3)本题考查标点使用。完整引用某人说的话,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内。
故选:A
(4)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作答本题时,可采用排除法。根据第一空后面的“态度”,可知本空应选“怀疑”,所以排除了C和D.根据第二空前面的“和书中的学说”可知本空应填“辩论”。
故选:B
【解答】答案:
(1)①rú②滞
(2)①练、炼②辩、辨。
(3)A
(4)B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电影《中国机长》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长春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使”;
B.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C.正确;
D.语序不当,应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故选:C。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2)《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景的句子是 ,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出诗人贬谪地之偏,被贬时间之久,表达内心的愤懑与辛酸的诗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