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19-202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语文一模考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600字。
2019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 ,但余钟磐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周敦顾《爱莲说》)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尚思为国戍轮台 (注意“戍”的书写)
(2)晨兴理荒秽 (注意“秽”的书写)
(3)万籁此俱寂 (注意“俱”的书写)
(4)濯清涟而不妖 (注意“濯”的书写)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甲】词【乙】文,完成第6-9题(13分)
【甲】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乙】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乙】文的作者是 朝的 (人名),【甲】词的作者是和【乙】文作者同朝代的 (人名)。(3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词中“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迎着微风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
B.【甲】词上阕情景交融,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下阕抒情,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C.【乙】文中“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乙】文作者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多种表达方式,阐发自己的人生见解。
9.【乙】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1)迁客骚人的情: 。
(2)古仁人的情: 。
(3)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
【分析】译文:
【甲】蝶恋花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乙】岳阳楼记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