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课后分层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2/23 9:24: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520字。

  课后分层训练(二)  齐桓晋文之事
  一、语用小题夯基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  度:计量长短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恒:守道不变
  解析:选B B项,超:跃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①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C.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D.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②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解析:选A A项,副词,相当于“本来”;B项,介词,表方式,相当于“拿”“用”/连词,同“而”;C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可不译;D项,连词,相当于“却”/连词,连接并列关系的词组。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识有诸          诸: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爱:舍不得
  B.诚有百姓者         诚:的确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恶:怎么
  C.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形:表现今也制民之产  制:规定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重视殆有甚焉  殆:恐怕
  解析:选A A项,“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乎”。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何以异
  C.树之以桑 D.臣未之闻也
  解析:选C C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桑树之”。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5.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牛何之 ②反而求之 ③舆薪之不见 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⑤然后驱而之善 ⑥莫之能御也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⑥/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⑥/④⑤
  解析:选A ①⑤动词,到,往。②⑥代词,它(他)。③宾语前置标志词。④助词,的。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B.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