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500字。 
2005学年第二学期三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试题卷 
命题:李  翔    审核:刘井岩   2006-4-7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丛冢(zhǒng)  踉跄(liàng) 惬意(xiè)  彤云密布(tóng) 
B.憔悴(qiáo)      模样(mó)   纳罕(hàn)    浑身颤栗(zhàn) 
C.打烊(yáng)     债券(juàn)     庇佑(bì)     囤积居奇(tún) 
D.玷辱(diàn)      盥洗(guàn)    租赁(lìn)    面面相觑(q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攫取    怂恿    自惭行秽    得意洋洋 
B.收讫    帷幕    唉声叹气    惊慌失措 
C.痴情    市刽    名门旺族    平心而论 
D.破绽    决窍    老态龙钟    兴高彩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 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_,在2008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② 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 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 
A.计划   基础上   导致 
B.规划   前提下   引导 
C.规划   前提下   导致  
D.计划   基础上   引导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恶劣的环境并没有磨损两位老人的意志,他们居然形影相吊地在这里开荒种田。 
B.我的父亲1956年报考北京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C.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乡里人的胆子大了起来,南村的李二喜首当其冲,办起了全乡第一家私营服装厂。 
D.这部历史小说围绕着明末的内忧外患展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雨果和巴尔扎克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然而他们有着很深的友谊,在共同的创作生活中,他们成为至交的朋友。 
B.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C.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D.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朋友之间能够更快更好地交流。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佛来思节夫人说。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前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