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270字。
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现诗人虽年老体弱、处境寂寞凄凉却一心考虑国家安危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开篇点“愁”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沙过贾谊宅》诗中,刘长卿独自在贾谊宅中寻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写得真切而又空灵。
6.《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对“读书“有深刻的见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也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痴者技必良。
8.“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秋尚凛然。” (刘禹锡《蜀先主庙》)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缺少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到乡翻似烂柯人
(2)欲渡黄河冰塞川(注意“塞”的书写)
(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注意“弊”的书写)
(4)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注意“洲”的书写)
(5)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故书痴者文必工(注意“痴”的书写)
(8)天地英雄气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勾连(gōu) 勾当(gōu) 绰号(chuò) 风姿绰约(chuò)
B. 贝壳(ké) 躯壳(qiào) 舍弃(shě) 退避三舍(shè)
C. 箴言(zhēn) 倒坍(tā) 矗立(chù) 矫揉造作(jiǎo)
D. 栈桥(zhàn) 遁词(dùn) 拜谒(yè) 强聒不舍(gu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有误,“勾当”的“勾”应读作“gòu”;
B.正确;
C.有误,“倒坍”的“坍”应读作“tān”;
D.有误,“强聒不舍”的“聒”应读作“guō”。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音题,要积累词语,注意声调。特别是多音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其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B.今年国庆节,我和同学去看电影。一进电影院,就看见了屏幕上的《我和我的祖国》六个大字。
C.《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活动中呢?
【分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解答】A.有误,不完全引用应把句末点号放到引号外;
B.正确;
C.有误,书名号之内不能再用小括号,所以小括号应放在书名号的后面;
D.有误,反问句句末加问号,句中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D.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前后不一致,“能否”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养成”仅包含一个方面的意思,在“养成”前加上“能否”;
B.有误,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活动”;
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