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月坛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9题,约25890字。
北京市月坛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尚书》记言直录,不别方语雅言,亦不加裁剪;《春秋》记事简洁,如新闻标题一般;后世文学家对这两部著作推崇倍至,主要是崇其高古,很难说其有多少文学意味。至《国语》《左传》,记言记事写人,尚裁剪,重技法,且开始出现与史无关而于文有益的“闲笔”,其叙述之高明,言语之醇美,较之《尚书》《春秋》,非止一箭之进。到《战国策》,夸张失实之处俯拾皆是,很多记述都是出于文学的考虑,而难以史学的标准衡量,最突出的便是“床笫之私”“密室之谋”之类情景的记述。发展到两汉时期,史传文学的巅峰之作《史记》出现,这两方面性质同时达到了最高水平,“ ”,言其史传之成就,“ ”,言其文学之成就。然而从《汉书》开始,便预示了与先秦史传文学恰好相反的趋势,即“ ”性质的加强,和“ ”性质的减弱,这一趋势也就意味着“史传”与“文学”的分离独立,后世的史传著作便很难再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了。
材料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是智者的游戏。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周边戎狄蛮夷迅速强大,各诸侯国身处忧患之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只有利用强大的军队去征服别国。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极致。毋庸质疑,春秋战国的历史是血染的历史,是白骨堆积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智慧与狡诈、血腥与惨烈构成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有流芳千古的浩然正气,也有滑稽可笑的荒唐闹剧。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是,战争却有自身规律。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造就了一大批擅长指挥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著录,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个兵家荟萃、群星璀璨的兵法盛世。兵家思想正是这一时期战争智慧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孙子所提倡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堪称世界第一兵书。他全面总结了以前的战争经验,分析、论述了作战原理,提出了军事上许多杰出的命题,揭示了认识和指导战争的普遍性规律。内容丰富,见解精辟,不仅对当时的战争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深远影响了后世乃至当今的军事思想。
战争离不开外交。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人物,被称为“纵横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却往往能取得奇效,纵横家多出身贫贱,苦难的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比如苏秦“悬粱刺股”。他们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退却百万之师,也可以用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苏秦佩六国相印,统帅六国雄狮逼秦废帝号;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地600里;蔺相如虽非武将,但浩然正气直逼秦王,直至完璧归赵。纵横之士智勇双全,且不乏仁义之辈,他们的机智和勇敢,一直被后人敬仰。
1. 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 文学 史传
B. 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 史传 文学
C.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传 文学
D.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文学 史传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此书。
B.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著作。主要记录了周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C. 《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定,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此书。
D. 《史记》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一大批擅长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这离不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
B. 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充满了血腥与计谋,但其中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C. 孙子倡导的诸多军事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与其善于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有关。
D. 纵横家在外交上往往取得奇效,他们多出身贫贱,意志坚定,但他们 行为方式为后人所不齿。
4. 与例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智慧与狡诈、血腥与惨烈,构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A. 苏秦佩六国相印,统帅六国雄狮逼秦废帝号。
B.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C.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 大上海成了孤岛了,一片黑暗笼罩。群鬼出现,百怪跳梁。
5.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横线词语的注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群星璀璨 毋庸质疑 精辟(bì)
B. 完璧归赵 流芳千古 荟(huì)萃
C. 推崇倍至 朝秦暮楚 血(xiě)腥
D. 悬粱刺股 俯拾皆是 滑稽(jì)
6.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
A. 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极致。
B. 孙子所提倡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堪称世界第一兵书。
C. 他们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退却百万之师,也可以用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
D. 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著录,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应运而生。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要意思,然后再根据前后文推断横线处要表达的意思。
第一空处,由下文语境“言其史传之成就”可知,应该填写引用的话“史家之绝唱”;
第二空处,有由下文语境“言其文学之成就”可知,应该填写应用的话“无韵之离骚”排除AB两项;
第三、四空处,由原文“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然而从《汉书》开始,便预示了与先秦史传文学恰好相反的趋势”可知,此处“史传”的性质逐渐加强,“文学”的性质逐渐减弱 ,所以第三、四空处依次填“史传”和“文学”,排除D项。
故选C。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7.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王之蔽甚矣 B. 失其所与,不知
C. 辞决而行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