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31 5:25: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0640字。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5,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造像愿文是信众在造像发愿或者还愿时表达祈福禳灾及颂赞而撰写的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长江流域这些为数众多的佛教造像愿文,是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在时空上的一种拓展和延续。从时间上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从西魏延续到宋代初期;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则主要涵盖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初期。从空间上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的书写者主要活动于敦煌及其周边地区,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的书写者则遍布于以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为主的广大长江流域。
  从愿文载体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一般写或者刻在主像下方的龛壁上,不可移动,观者可以直接看到。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主要以纸质或者丝麻织品为文本载体,用毛笔书写好之后折叠藏于造像背龛之内,然后以漆髹封,与整个造像浑然一体,不易被外人发现。
  从行文特征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除了记以外还有颂或铭。铭或者颂在记之前,或长或短,以骈体文写作,辞藻华美,讲究用典。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绝大部分都没有铭或者颂,文辞多浅显。
  从出资造像行愿者的社会地位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一般都是社会中层以上的信众所写,而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普遍都是社会底层百姓所为。
  从愿文所包含的信息量来看,长江流域造像愿文与敦煌造像愿文,在信息类别和信息层面上,既有高度的趋同性,又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如在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元明清时期不少有关人口迁徙以及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从行文格式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尚不稳定。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愿文则已经开始规范化,甚至出现了一些雕版印刷的填空式造像愿文。
  长江流域的明清佛教造像愿文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造像活动都是家庭或家族的集体行为。而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则显示其造像活动大多是个人行为,因而在题记中只记录单个的造像者姓名。如果该造像者曾有过从政经历,则把官衔全部写上。
  长江流域佛教造像的发愿往往都是希望作用于活着的人,以“男增百福,女纳千祥”“人口清吉,六畜兴旺”等最为多见。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在生活中遭遇了特殊的困难而造像,希望得到神灵庇佑以便渡过难关。例如多年无子,妻子久病服药无效,或为保胎,或为营造新屋等,都是发愿的重要原因。在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中,往往显示为已经逝去的亲人如七世父母、亡父亡母,亡兄等造像,希望他们可以“速登常乐”“一时成佛”或“齐登正觉”。它们反映出来的是信徒对于佛教的一种虔诚态度,因而发愿往往十分宏大,尚未见到因遇到具体困难而发愿造像的情况。
  通过上述初步比较和研究可以看出,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与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由简至繁,由粗渐精的发展脉络。其中,造像愿文撰写的程式化和规范化是二者最大不同之处,也是佛教造像愿文文本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在内容上,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愿文抛弃了繁缛的修辞,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造像者的造像愿望,折射出了宋元明清以来佛教在中国南方发展的某些情况。
  (摘编自胡彬彬、吴灿《长江流域与敦煌佛教造像愿文比较初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造像愿文是信众在造像发愿或者还愿时表达祈福禳灾及颂赞而撰写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是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在时空上的一种拓展和延续。
  B. 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从西魏延续到宋代初期,书写者主要活动于敦煌及其周边地区;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主要涵盖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初期,书写者遍布全国各地。
  C. 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与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的行文格式不同。前者格式根据需要灵活多变;后者已经开始规范化,出现了一些雕版印刷的填空式造像愿文。
  D. 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其造像活动大多是个人行为,题记中只记录单个的造像者姓名以及官衔;长江流域的明清佛教造像愿文大多数造像活动是家庭或家族的集体行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将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与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进行比较,突出两者的诸多差异。
  B. 文章从愿文的载体,行文特征、愿文信息量,行文格式等角度进行阐述,层次分明。
  C. 文章在论述愿文的行文特征时,指出愿文文辞的雅俗之别,论证两者的价值高低不同。
  D. 文章列举具体例子,论证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愿文与敦煌佛教造像愿文的内容的区别。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佛教造像愿文上,可以探知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如我们可以从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中得知元明清时期不少有关人口迁徙以及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B. 长江流域佛教造像的发愿大多是针对活着的人,人们通过愿文期望人丁,家业兴旺,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在生活中遭遇了特殊的困难,希望得到神灵庇佑以便渡过难关。
  C. 敦煌佛教造像的愿文反映出信徒对于佛教的一种虔诚态度,而发愿往往十分宏大,从中可以看出,敦煌地区佛教信徒的生活比长江流域的佛教信徒的生活要好。
  D. 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愿文在内容上抛弃了繁缛的修辞,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造像者的造像愿望,反映出了宋元明清以来佛教在中国南方发展的某些情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B项,“全国各地”错误,应是长江流域。
  C项,“根据需要灵活多变”错误,曲解原文,原文为“愿文尚不稳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时特别提到,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当年,“万里茶道”纵贯大江南北,横跨欧亚大陆,它穿越千年时光与丝绸之路对接延续。2019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使用的神秘杯子引起国际媒体浓厚兴趣。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不久后揭开了谜底,“总统一直用这个杯子喝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