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990字。
《 诗经??子衿 》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诗经.子衿》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这首诗共三章,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通过心理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对于初次接触《诗经》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有必要介绍我国《诗经》文化,同时考虑到初学者的接受水平及其学习信心的有效培养,本课目标不宜定位于古文言词汇与知识的过多讲解,而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诗歌语感和兴趣。这首诗的结构有个显著特点是重章叠唱,我将让学生反复诵读,体味《子衿》的音韵美。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感情并不难,但是如何将抽象化感情具体化则是重难点,我创设情境,把重难点放在朗读、品读、诵唱这“三部曲”上,通过充分的读,来让学生自不过然的理解文意,感受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并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经:子衿》的音韵美,培养诗歌语感。
2、过程与方法:使用讲授、问答、讨论、朗读、诵唱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心理描写以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具体意象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培养其学习诗歌的兴趣,初步感受《诗经》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本课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1和2作为教学重点,把目标3作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软件 希沃白板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思念也有颜色,那会是……
(青色: 清脆而不张扬 伶俐而不圆滑 清爽而不单调)
二、课前诊断
(一)基础测试
《诗经??子衿》
青青 ,悠悠 。
纵我不往, ?
青青 ,悠悠 。
纵我不往, ?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
(二)综合测试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也能够说是华夏民族的史诗。本称“诗”,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篇诗歌,又称“( )”。
2.所谓《诗经》中的“六艺”,即是指“( )、( )、( )”三种诗歌形式与“( )、( )、( )”三种表现手法。
3.“风”是民谣、土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