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2020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9 23:07: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2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430字。

  平顶山、许昌、济源2020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强调主体自我价值的特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从不同主体的相互性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而又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也是当今世界实现合作共赢、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互性价值观突出表现为对五种相互性关系的不懈追求。
  强调不同主体间的互敬互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点。儒家创始人孔子说“修已以敬”“仁者爱人”,其中“敬”和“"爱”的对象都是“人”,即“他人”。这里的“人”,不仅包含社会中有地位的上层人,也包含庶民百姓。如何做到敬人爱人?从个体层面,孔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将心比心,从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考虑到他人的喜好和厌恶,“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从国家层面,孔子强调“为国以礼”。“礼”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从相互性的角度规定了君臣、上下、长幼,男女、父子、兄弟之间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成为维护国家秩序、保证国家安定的基本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不同主体间相互的“和”。在中国古人看来,“和”是天地化生万物的方式。孟子认为,天地间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胜过“人和”。董仲舒认为,“和”是天地间最美的德。中国古人讲“和”,讲“同一”,然而,并不等于千篇一律,并不等于没有原则地与对方苟同。孔子就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追求不同主体间的平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老子认为“天道无亲”,天道自然地调节着人与人地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占有。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是平等而相互依存的关系。墨子认为选贤任能要一视同仁。韩非子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更是农民阶级的愿望。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不仅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标准,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周易》强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说:“宽则得众。”又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些格言,均是教人更多检视自己的言行,宽厚待人,包容他人的缺点或过失。老子认为,只有像大海那样,善于处下,容纳百川,始能成为百谷之王。这种宽厚包容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不同主体间的忠诚互信。老子认为,轻易许诺别人,必然困难重重,一旦失信,别人就不再信任他。孔子认为,“诚信”是“立言”“为人”“做事”的大道。他时常要求学生“谨而信”“敬事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个人如果缺乏诚实品格,做事不守信义,就不能立身于世,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荀子则强调:“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汉代王充进一步认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无价,只要心诚,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摘编自成龙、王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互性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一贯重视相互敬爱、“和”、平等、包容和守信等五种相互性关系。
  B.君子虽然贵“和”,但反对无原则地随波逐流,为取悦世俗而改变自己正确的立场和主张。
  C.调节地位财富,追求理想及法律面前平等,只是中国社会追求的社会不同主体间的平等。
  D.与人交往,不轻易许诺和“言而有信”,都是恪守“立言”“为人”“做事”的诚信大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的差异。
  B.文章采用引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证宽厚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C.文章论证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敬爱关系时,是按从个体层面到国家层面的逻辑进行的。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性价值观的五种相互性关系的突出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从不同主体相互性视角解决问题,与西方文化重自我的狭隘观念不同。
  B.规定社会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秩序,保证国家安定是“为国以礼”的重要原因。
  C.宽厚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能反省自己、宽厚待人的人才可能成为君子,成就事业。
  D.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性价值观的阐发,有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核电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中国首部核安全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运行核电机组47台,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居世界第一。
  核电重启背后是广阔的市场。银河证券分析师认为,机组密集投产,三代核电并网拉开帷幕,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核电项目开工进度有望加速。未来核电市场空间或将迎来动态的、持续的释放周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