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练:古诗歌阅读综合练(2份)
- 资源简介:
约7030+6540字。
古诗歌阅读综合练(一)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杜 牧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①,乞火无人作蒯通②。
北极③楼台长挂梦,西江④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⑤。
[注] ①文举:指孔融,曾向曹操推荐祢衡。②蒯通:汉初人,著名谋士。《汉书•蒯通传》载,蒯通当时任曹参门客,有人劝他应该向相国曹参推荐处士梁石君等人,他以邻家妇乞火作比,答应推荐,最后曹参果然重用了他们。③北极:指朝廷。④西江:指长江,张祜居地丹阳临近长江。⑤张祜《宫词》中有“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之句,为人所传唱。
1.从题材上看,本诗是一首 。(2分)
参考答案:应酬之作
2.请赏析诗歌的尾联。(6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从使用的手法、作用等角度思考。从使用的手法的角度,尾联运用了引用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张祜才华的肯定以及对张祜不受重用的悲痛和愤慨。另外,尾联以诗人的慨叹作结,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参考答案:①引用了张祜的诗句,说其传唱度很高,表达了诗人对张祜才华的肯定。②“可怜”和“虚唱”两词表达了诗人对张祜才高却不能被重用的痛心和愤慨。③以深沉的情感结束全诗,给读者留下无穷感叹。(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8分)
一丛花令
张 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①?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 ①穷:尽,这里有“了结”之意。②桡:船桨,这里借指船,一作“桥”。
3.上片点明了本词的写作意旨为 ,感情基调为 。(2分)
参考答案:伤高怀远 愁(每空1分)
4.下片最后三句为作者赢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请赏析这三句。(6分)
答:
参考答案:①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在春风中飘落比作嫁给东风,形象生动;②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给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③借羡慕桃杏嫁东风,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独守空闺生活的抗议,设想新颖,颇有艺术魅力。(每点2分,意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8分)
民 夫
宋伯仁
阃帅①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
……
古诗歌阅读综合练(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河 湟
杜 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①,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②,忽遗弓剑③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 ①借箸:《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②衣冠就东市:《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就东市”。③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
1.本诗尾联“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两句,与杜牧《泊秦淮》中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参考答案: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每空1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①用典。(1分)“借箸”“衣冠就东市”分别运用了张良、晁错的典故,写出了元载相公提出收复失地建议而未被采纳的故事,突出了作者想收复失地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忽遗弓剑”运用黄帝乘龙升仙的典故,写宪宗之死,表达了收复失地无望的痛心。(2分)②对比。(1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而此“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强调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讽刺。(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8分)
旅 怀
江 为①
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
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