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250字。
辽宁省朝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绚丽(xuàn) 编撰(zuàn) 贮藏(zhù) 随声附和(hè)
B.教诲(huǐ) 胆怯(qiè) 祈祷(qí) 妄自菲薄(fěi)
C.怜悯(mǐn) 迁徙(xǐ) 取缔(tì) 稍纵即逝(jí)
D.徘徊(huái) 魄力(pò) 颤抖(chàn) 相得益彰(zhāng)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有误,“编撰(zuàn)”应读作“zhuàn”;
B.有误,“教诲(huǐ)”应读作“huì”;
C.有误,“取缔(tì)”应读作“dì”;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真挚 洋溢 提心吊胆 锋芒必露
B.蔑视 绝别 丰功伟绩 黯然神伤
C.急躁 追溯 浮想联翩 正襟危坐
D.践踏 松弛 无精打彩 如释重负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错别字,“锋芒必露”的“必”应为“毕”;
B.有错别字,“绝别”的“绝”应为“诀”;
C.全部正确;
D.有错别字,“无精打彩”的“彩”应为“采”。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当代青年要切实______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家国情怀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2)成语有“汉语活化石”之称,短短几个字,就______着一段历史、一段寓言,或是一段哲学思索。
(3)作为一曲创新与绿色的和谐乐章,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_____展示着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成就,______见证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
(4)风景秀丽的凤凰山景区吸引着各地游客____,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A.担负 隐含 不仅……也 纷至沓来
B.担当 隐藏 不仅……也 络绎不绝
C.担当 隐藏 不但……而且 纷至沓来
D.担负 隐含 不但……而且 络绎不绝
【分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及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解答】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1)句,“担负”意思是承当,与后文的“使命”搭配恰当,“担当”意思是承担、担负,一般与“责任”搭配。(2)句,“隐含”的意思是隐约含有、暗含,“隐藏”意思是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根据关键信息“一段历史”“一段寓言”可知,此处应选择“隐含”,故可排除B、C两个选项。(3)句,“不仅……也”表示并列关系,“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认真阅读句,感觉两个分句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故选“不仅……也”。(4)句,“纷至沓来”是动词,“络绎不绝”是形容词,景区“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不能是“络绎不绝”。
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A与之一致。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组成词语的各个语素之间的细微差别。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美两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40%左右,贸易战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B.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预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坚决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
C.只有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我们才能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