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开篇学案(2份)
- 资源简介:
约6280+5630字。
要点梳理
汉语一般可分为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也称词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高中学习阶段,需重点熟悉“词”“短语”“句子”这三级语法单位。
一、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单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单独构成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独立成句,包括六类。
2.虚词:没有实在意义,需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大致分为六类。
二、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高中阶段主要掌握以下七类。
除表中所列短语外,还有“复指短语”(如:李克强总理)、“‘的’字短语”(如:打猎的)、“指量短语”(如:这一本、那一个)、连动短语(如:去北京旅游)、兼语短语(如:请他参加大会)等。但是在所有短语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为五种基本类型的短语,其他几种短语的结构关系均是这五种基本结构的演化。
三、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形式上带句号、问号、叹号),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按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
(一)单句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1.句子主干成分
2.句子的修饰成分
附:完整的句子成分结构示例
[在联欢会上]句前状语,漂亮定语的杨桂芳主语‖[高兴]状语地唱谓语了〈三遍〉补语赞美家乡定语的歌宾语。
句子成分位置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一般成分弄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主语讲谁或什么,陈述主语是谓语。
动词涉及人或物,涉及成分叫宾语。
修饰限制算定状,补充说明就是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标志的地得,帮助分清定状补。
注意位置和关系,认真分析莫疏忽。
掌握六大句子成分的相对位置,对准确划分句子成分极为重要。正因为其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在把握了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如果确定了某个成分,其他成分就可
……
要点梳理
一、通假字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作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如:(1)不亦说乎?(《论语》)(“说”通“悦”,愉快;不能解释为“说话”)
(2)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不能解释为“要求”)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指文言文中的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应该学会在语境中分析推断多义实词的意义。
如:“兵”: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②田忌欲引兵之赵 ③世传其兵法(①名词,士兵;②名词,军队;③名词,军事)
三、偏义复词
指并列的两个语素只表达其中的一类意义。它一般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实际意义,另一个语素只作陪衬,不表示实际意义。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一词偏在“异”上)
四、古今异义
指古汉语中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1.词义扩大。
如: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河”,古专指黄河,今泛指一般河流)
2.词义缩小。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指妻子和孩子,今指男子配偶)
3.词义转移。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烈士”,古指有远大抱负的人,今则专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4.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中性词;今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贬义词]
五、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