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精准刷题1周1测第9周高考模拟检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3030字。
第9周 高考模拟检测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泰山是一种磨炼,是一种生命的震颤(chàn),跨过一级级石阶,望过一座座俊峭的峰峦,才会知道在泰山简约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邃(suì)的东方思想。
B.在历时两年的浴血征战中,红军这支队伍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翻过渺无人烟的雪山,越过广阔无边的草地,在中国广袤(mào)的土地上,将星星之火发展为燎(liáo)原之势。
C.阵阵凄风吹过,胡杨树条条枝干紧紧相连,这亿万棵宁(nínɡ)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会让人想起无数中国古人大义凛(lǐn)然的气节。
D.我们的志愿者就像是慈爱的父亲,守护着美丽寂寥(liáo)的可可西里,抵御着外来的掠(lüè)夺和破坏,源源不断的志愿者们,已经与这片土地的美好与坚难息息相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甲]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还是一条文化纽带。[乙]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丙]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终究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抱残守缺 B.万人空巷
C.愿景 D.终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加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国庆长假期间,杭州交警在各个高速收费站口检查乘客是否存在不系安全带的违法行为。
B.关于虚打折扣、违法促销、销售伪劣产品等网购热点问题,省工商部门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网络交易监测专项行动。
C.小镇招聘了一批本地居民担任安保员,开展信息采集、纠纷排查等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人熟悉民情的优势,能更好地与群众沟通。
D.我国肿瘤发病率正以10%的速度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