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24 17:22: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80个字。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清脉络,把握情感线索;通过对白杨树外在形象的分析,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习在写作中运用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会以研究、探讨、合作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以及作者对他们浓浓的礼赞之情,并指导以后的生活实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第5、7段内容,由白杨树外在内在,理解其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写作训练
  教学手段
  多媒体、PPT课件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表现白杨树的特点,进而作出由树及人的联想,但对象征手法概念模糊,难以独立进行知识的整合,在写作中不会灵活运用象征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背诵一首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植物。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你们看,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白得朴素,绿得生机。茅盾先生第一次见到白杨树,他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并满怀激情地为此写了一篇文章《白杨礼赞》。
  【板书: 14.白杨礼赞茅盾】
  (设计意图:由诗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诗句为课本补白部分的内容,这一环节也有助于提醒学生关注课本信息,拓展知识面。)
  二、解题
  (一)学生说出对题目的疑问?
  明确:白杨树长什么样?为什么要礼赞白杨树?礼赞是什么意思?白杨树生长在哪里?
  (二)解题:礼,即敬礼、致敬;赞,即赞美;礼赞,即崇高的赞美。“礼赞”一词有宗教意味,指对神佛和信仰的极度崇拜、高度赞美,有虔诚之意。在这里指对白杨树崇高的赞美。
  (设计意图:提疑环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强烈好奇心;解题环节帮助学生抓住文眼,教会他们品鉴文章的方法。)
  三、整体感知
  (一)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请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明确:不平凡。“不平凡”是茅盾先生赞美它的情感基础,“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语句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所以它也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板书: 赞美不平凡(抒情线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总体认知,理清脉络,不至于瞎子摸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