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该课件适用于高二上现当代小说单元复习,也可在教本单元前使用,利于学生对于单元小说有个全局的了解,掌握一定赏析小说的方法,配有叫详细的同步教案资料。中国现代小说与外国小说鉴赏
——谈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
优秀的小说,无论长短,每篇都是一个精美的世界。鉴赏,就是在这个世界中,读者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的交流。通过长期的鉴赏,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阅历、知识、才华、情趣,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开阔、充实、美好。正因为这样,小说鉴赏在语文教学和各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节课,我们结合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二单元的小说《药》、《项链》、《陈唤生上城》和《守财奴》,谈一谈在鉴赏中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
一、 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它常常融合在作品的题材、人物形象、情节布局和语言技巧之中,需依赖读者去感受、体悟,去分析、挖掘。因此在分析小说主题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人物、情节和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
如分析《守财奴》的主题,我们首先要把握葛朗台这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贪婪、吝啬、狡诈、十足的拜金主义者;再看他的生存环境--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再考虑小说的主要情节--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等,由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品的主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是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因此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理解小说的主题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分析《陈唤生上城》的主题,我们必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现实,便会领悟到作品所表现的是农民在得到温饱之后,在精神追求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这一思想内容。如果脱离这一时代背景,陈唤生不过是一个带点阿Q相的农民而已。
同样,作者的创作动机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小说主题的一把钥匙。一般说来,小说创作出来以后,就不在属于作家,而属于整个社会。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离开作家的创作动机去任意发挥。关于鲁迅的小说《药》的主题,一直有着多种观点,有些观点架空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不切实际的。鲁迅先生作这篇小说时,还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战士,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济世良方,对于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和前途均不能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更何况鲁迅先生自己也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