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组合升级练9-12(4份)
- 资源简介:
2020高考语文二轮组合升级练9-12(4份)
2020高考语文二轮组合升级练(九) 论述类文本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二轮组合升级练(十) 实用类文本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二轮组合升级练(十二) 文言文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二轮组合升级练(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Word版含解析.doc
组合升级练(九) 论述类文本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
(分值:50分 时间: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口述历史旨在以访谈方式发掘、采集、整理与保存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呈现口述者亲历的历史真实。真实是历史的灵魂,然而口述历史因为经由口述者的记忆、叙述以及访谈者的文本整理这些环节往往使客观的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
首先是历史记忆的问题。历史真实经过口述者的记忆存储、保持与回忆诸环节的过滤与筛选,形成了历史记忆。这中间因记忆的特殊机能而使历史事实有所变形,并非全部的历史真实都存储为历史记忆,大脑中存储的历史记忆之真也与历史之真有较大的间隔和差距,历史记忆的真实已经对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打了一些折扣。可以说,口述者的历史记忆之真不再是全部的历史真实,而是选择后的部分历史真实,是经过记忆本身过滤和阻隔后的部分历史真实。
然后是历史叙述的问题。历史记忆的呈现是以语言和文字为中介的,以语言表述出来的就是口述,以文字表述出来的就是文献。语言和文字将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后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往往既非记忆的全部,也非记忆的准确呈现。记忆在呈现中既有数量的减少,更有内容的变形甚或失真。在历史记忆转变为历史叙述过程中,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历史记忆的呈现结果。
最后是文本整理的问题。口述历史有双重主体,访谈者与口述者必须共同参与。访谈者对口述历史的文本整理,实际上是对口述者呈现的历史记忆进行主观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经过访谈者这道工序的过滤与阻隔,口述者叙述的记忆中的历史事实再次经过处理。
历史之真经过记忆、叙述、文本整理的过滤和阻隔,口述历史的历史真实实在堪忧。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口述历史存在着某种失真及不可靠性。为了保证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必须着力保证历史记忆的真实和历史叙述的真实。历史记忆受其内在机制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其真实性很难为口述者所左右,但历史叙述的真实则是口述者所能把握的。所以,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应该放在历史记忆呈现过程中,研究影响历史记忆呈现的多重因素,从而将历史记忆完整而准确地以语言表述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历史记忆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出来。
历史的真相是唯一的,口述者对历史之真的追寻很像是瞎子摸象,自以为摸到了历史真相,但他所触摸到的仅仅是部分的历史真相,是其历史记忆中的部分真相,离客观存在的历史之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口述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一种以挖掘历史记忆的方式无限逼近历史真实的追逐历程。
(摘编自左玉河《口述历史视域中的真实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口述者呈现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欠完整、准确。
B.口述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的原因只是在口述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主观因素多。
C.访谈者对口述者的历史叙述进行的文本整理过程就是访谈者主观处理的过程。
D.口述者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两者的真实程度决定着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化程度。
答案B
解析“只是在口述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主观因素多”属于以偏概全,也有客观因素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交代口述历史研究目的之后,文章提出口述历史存在变形或失真的问题。
B.文章主体从历史记忆、历史叙述、文本整理三个环节阐述历史失真的原因。
C.文章分析制约口述历史真实的诸多因素,提出了确保口述历史真实的方法。
D.文章写作的目的是减少口述历史的变形或失真,最大限度逼近历史的真实。
答案C
解析“提出了确保口述历史真实的方法”属于无中生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口述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因此保证历史记忆真实的因素是研究核心。
B.访谈者对口述者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进行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会造成历史的失实。
C.口述者如果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对历史记忆的叙述就会完全避免史实的变形甚或失真。
……
组合升级练(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
(分值:56分 时间:60分钟)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詹部长的外婆
三 石
这事,跟詹部长的外婆原本没有关系。
起因是贫困户李桂花家的卫生。
在村里,李桂花家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到底有多脏多乱?这么说吧,院子不小,却找不到地方可以落脚;屋子也还宽敞,但你要想找张凳子坐,都得腾腾倒倒地好一阵子;还有,那混杂着厕所、家畜、剩菜的刺鼻异味儿,让你一分钟都不想多待。
詹部长却待了好久。
其实李桂花家不是詹部长帮扶的,我也没想到詹部长会突然跑到李桂花家。不然,怎么着也得打扫一下,就跟詹部长帮扶的那几户一样。詹部长每次都是很满意的,但这次在满意之余,突然问我们,是不是知道他要来走访,事先做了准备?我不敢说不是,也不敢说是。詹部长显然意识到了,抬脚就去了李桂花家,问题就出来了。
看得出来,詹部长是极不满意的,虽然他和颜悦色地跟李桂花聊着天,问李桂花家有什么困难,但脸色不好看。我估摸着,这一场骂是跑不掉的了。
出乎意料,詹部长没有骂我,而是招集工作队和村干部开了个小会,强调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詹部长说,家庭卫生反映的是贫困户的精神面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话搁贫困户身上也许太大,但地都扫不干净,脸面往哪儿搁?听得我们将头深埋,把脸面藏了起来。
詹部长说,我会经常来的,特别是李桂花家。
马上组织几个人突击,定让李桂花家旧貌换新颜。心里正想着,詹部长又说了,不准你们帮李桂花打扫,要培养她爱干净、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持续长久。
这以后,我们将落实詹部长指示作为工作重点,不光是李桂花家,而是一户一户上门,苦口婆心做工作。成立了保洁员队伍,制定了检查考核制度。还别说,效果立竿见影。
不过,我仍高兴不起来。全村的卫生虽然明显改观,李桂花家依归如故。
每次上门,李桂花都笑嘻嘻应承,可光打雷不下雨。守着,李桂花就拿个抹布东抹一下西抹一下,纯粹应付了事。逼得急了,李桂花便说,我家的事,不用你们干部操心。还说,我一把年纪了,也弄不动了。要不,你们帮我?
我倒也想帮,有这磨嘴皮的工夫,早完事了。可我不敢。我知道詹部长的认真劲,他一定会以我们不知道的方式了解到真实情况。所以,我宁可被骂也不去弄虚作假。
再次出乎意料,詹部长仍没有骂我,而是极为理解地说,群众工作没那么容易,急不得。甚至,詹部长亲自上门做工作。
我们做工作李桂花都能答应得很好,更何况是詹部长。不单答应得好,还立马动手清扫起来。詹部长很高兴,说工作都是人做的嘛,这不有效果了吗?
我以为李桂花从此会有改变,但没多久就故态复萌,涛声依旧。
我也是黔驴技穷了。
詹部长打电话询问李桂花家的卫生状况。我不敢欺瞒,老老实实汇报。詹部长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没关系,我再上门做做工作。
没几天,詹部长就来了,还带来了几张照片。
一户农家照片——一幢极为一般的木瓦结构的房子,甚至没有李桂花家房子好。院子里一边种了几棵蔷薇、金桂,一边则是几垄青菜、大蒜;一排劈好的木柴,依院墙码放;厅堂一张八仙桌,几张长凳,几条竹椅;厨房却是柴灶,瓷砖灶面清爽如新;卧室一张木床、一个妆台、一组衣柜……这环境,别说住了,看着就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