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二轮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ppt(课件+学案+训练,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docx, ppt
  • 资源大小: 2.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8 20:31: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0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20届高考二轮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学案与训练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7份)
  2020二轮语文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
  考点限时训练1.docx
  考点限时训练2.docx
  考点限时训练3.docx
  考点限时训练4.docx
  考点限时训练5.docx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年份 卷别 选材内容 体裁
  考查角度
  理解重要
  概念、句子 筛选并整合
  文中的信息 归纳概括
  内容要点 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
  者观点态度
  2019
  全国卷Ⅰ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文艺论文 √ √ √
  全国卷Ⅱ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学术论文 √ √ √
  全国卷Ⅲ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社科类论文 √ √ √
  2018
  全国卷Ⅰ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政论 √ √ √
  全国卷Ⅱ 《“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时评 √ √ √
  全国卷Ⅲ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学术论文 √ √ √
  2017
  全国卷Ⅰ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社科类论文 √ √ √
  全国卷Ⅱ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学术论文 √ √ √
  全国卷Ⅲ 《留住乡愁》 时评 √ √ √
  从上表中近几年的考查情况来看,论述类文本选材大多是社科类文章,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史料考古等方面。筛选整合,归纳概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是命题热点,这些也是2020年高考备考的重点。
  【p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大题型攻略
  热点题型1:内容理解分析题
  题干通常表述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调或漏或拼),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域一般只涉及局部,题目难度不大,细心比对,基本能准确判定。
  第一步,筛选标疑绝对化选项。
  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时会说法绝对化,比对前可先对此类选项进行筛选,并标记出来,有时说法绝对化的选项可能就是错的。
  第二步,逐项回归原文细比对。
  把选项代入原文相关的局部区域,在词语、句间关系等细节之处进行比对。思维倾向是常见的错误选项的设题陷阱。
  【典题1】(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
  ……
  考点限时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结构语言学”或称“结构主义语言学”,最早指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理论,但影响最大的是后来发展起来的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即美国结构语言学理论)。索绪尔的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其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把“说话”分成“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speech)”;提出“语言是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具有“线性”和“任意性”,具有“能指”和“所指”两面;认为语言要素具有“句段关系(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聚合关系)”;区分语言“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等。
  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有布龙菲尔德、哈里斯和霍凯特等。该理论从一开始就更注重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口语研究,更重视对语料的穷尽分析,这就与欧洲传统语言学注重书面语研究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重视历时研究的做法形成了明显对立。这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提出“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以及提出“直接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分布分析”和“变换分析”等重要的语言结构分析方法。结构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对汉语研究产生了重大而长期的影响,至今仍然是汉语研究特别是语法研究的主流理论。
  虽然自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至20世纪40
  ……
  考点限时训练(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如《诗经》中《小雅•楚茨》云:“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二是婚恋。婚恋是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