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导学案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6 8:30: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70字。

  《劝学》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掌握背诵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关于作者、背景
  (1)荀子: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教育学习和提高。
  (2)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文章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思考分析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进一步梳理课文内容,思考文章从哪几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分论点)?
  明确:三个分论点。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一、研读课文
  1.读2段,分析、讨论本段的观点和思路。
  明确:论证思路:五个比喻,本段可分两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
  2.读第3段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辑绝江河
  4.读第4段,翻译重点句子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