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游戏之谜》同步练习6
- 资源简介:
约6250字。
第四单元
12 动物游戏之谜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儿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1.下列关于“自娱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游戏,需要娱乐。
B.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因而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
C.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它们“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D.游戏能使动物的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他们得到自我安抚和保护。
解析B项,“因而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强加因果。
答案B
2.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妮•古多尔根据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手掌中的水的游戏,提出了“演习说”。
B.“演习说”是科学家针对动物为什么游戏而提出的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的一种假说。
C.第2段中举河马和渡鸦游戏的例子,论证了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的观点,否定了“演习说”。
D.动物的游戏可能是演习,也可能是自我娱乐,也或许是其他的生存需要,我们现在的猜想未必完全准确。
解析A项,“演习说”的提出,不是仅仅根据幼小的黑猩猩玩的这个游戏,还有成年黑猩猩的做法。这只是一个触动点。
答案A
3.请结合选段简要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普文的艺术性的。
解析“科普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科普文的语言和手法上,可以结合本文的语言特点和使用的说明手法分析。
参考答案科普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通俗性和趣味性这两个方面,即“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一般读者而言,动物游戏行为研究是一门比较陌生的科学。为了将动物游戏的动机这一科学原理说清楚,作者通过举例,给读者以具体实在的感性形象。同时,浅显的语言、形象的描写,将抽象的、枯燥的知识说得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意思对即可)
二、语言运用
4.请依据强调的不同重点,组合下面两个句子。(可增删词语)
①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