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三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1/21 22:21: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50字。

  7 李商隐诗两首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内精读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锦瑟指的是绘有锦缎般美丽花纹的瑟,据说原先有五十根弦,后改为二十五弦,声调悲凉。用瑟的锦缎花纹,隐喻自己的花样年华。
  B.诗的开头作者不写他物,以“锦瑟”开题,以“无端”发问,而后以“思”引出对“华年”的叹息,看似刻意为之,实是自然而成。
  C.四个典故,组成一个共同的意象,潜蕴着作者对自己今生今世爱情、事业、理想、追求的痛苦反思和深沉喟叹。
  D.结尾如泣如诉的悲剧式诘问,让诗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与迷惑之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解析C项,应为“四个典故,每个典故一个意象”。
  答案C
  2.这首诗的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这是一首律诗,可以按照律诗四联分别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分析。尾联在诗中是“合”,即总结合拢,归旨点睛。
  参考答案尾联是对上文的总结。“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惘然”的感受,现在更甚。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中“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
  D.诗人写玄宗为“六军”所逼,在马嵬赐死贵妃,既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指责,又有同情之意。
  解析D项,“又有同情之意”不正确,本诗是咏史诗,借玄宗故事,讽刺其荒淫误国。
  答案D
  4.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这一联手法上是对比,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与普通百姓夫妻对比,目的是表现作者对唐玄宗的嘲讽。
  参考答案对比的手法。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的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二、语言运用
  5.下面是根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