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4份)
- 资源简介: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训练(4份)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训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训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训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docx
训练一 正确理解实词和虚词
练前提醒
1.理解实词含义题
文言实词题考查的重点是古今词义既有差异又有关联的实词,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答这类题,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要把词代入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文已知条件去推敲、判断,同时要调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为判断提供必要依据。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两次代入法。不仅要把词义带入句中理解,还要把句子带入段中理解。
(2)要善于借助语境,利用词性,利用对应的结构甚至邻字等方法去综合推断。
(3)实在解释不通的实词可以考虑通假或者活用。
2.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题
(1)掌握常见的判断方法:看语法结构,看对应位置,看特殊标点,看语气表达,看具体语境。
(2)根据题型特点准确判断。因为浙江卷虚词命题是将一个课外句子(文中)、一个课内句子编成一组比较意义与用法是否相同,所以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一是代入验证法,即将能确定的那个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看这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是否相同;二是删换法,即把两个句子中的虚词同时删掉或替换成相应的意义,看看是否影响原意表达,变化是否相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邵山人潜夫传
陈维崧
山人名潜,字潜夫,扬之通州人也。生即聪敏异常儿,顾授以经生家言,则恚甚,不肯读。或投诗赋古文辞,则大喜,昼夜疾读不辍。间操笔为之,则大工。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妇,里中小家子也,庸
……
训练三 文言断句
练前提醒
1.审读,就是审读与所断句相关的句段,理解所断句的大意。
2.得“法”:一是推语意,先断易;二是找虚词,断语气;三是明句式(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助断句;四是定关系(文段的结构或逻辑关系),明结构。
3.避“套”。避免命题人利用语言标志设的圈套,加强对文意的准确理解。
1.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 子 曰 崔 子 子 独 不 为 夫 诗 乎 《诗》 曰 恺 悌 君 子 求 福 不 回 婴 且 可 以 回 而 求 福 乎 子 惟 之 矣。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分》)
答案 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
解析 “曰”是停顿的标志,“晏子曰”“《诗》曰”后均应断开。“崔子”指崔杼,直呼其名,起强调作用,其后应断开。“乎”是句末停顿的标志,其后均应断开。“恺悌君子”是成语,其后应断开。“求福不回”承前省略主语“君子”,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参考译文
晏子与崔杼盟誓。(崔杼的)誓词说:“不亲附崔氏而亲附公孙氏的人,必遭祸殃!”晏子低下头含了口血,仰起头向上天呼告说:“不亲附公孙氏而亲附崔氏的人,必遭祸殃!”崔杼很不高兴,用矛顶着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颈,对晏子说:“(如果)你改变你说的话,那么我可以与你共同享有齐国;如果你不改变你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