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课时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1/20 10:10: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70字。

  课时训练16 项脊轩志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修葺/鹿茸  渗透/掺和  冥然/瞑目
  B.斑驳/般配  庖丁/细胞  婢女/脾胃
  C.先妣/纰漏  门扉/菲薄  栏楯/循环
  D.瞻仰/赡养  应答/应届  枇杷/琵琶
  答案:C
  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qì/róng,shèn/chān,míng;B项,读音分别为bān,páo/bāo,bì/pí;C项,读音分别为bǐ/pī,fēi/fěi,shǔn/xún;D项,读音分别为zhān/shàn,yìng/yīng,p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B.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胜:美
  C.轩凡四遭火 凡:凡是
  D.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答案:C
  解析:C项,“凡”意为“总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D.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答案:A
  解析:B项,“往往”古义为“到处”,今义为“每每,常常”;C项,“束发”,古代称“男子十五岁”,今义指“把头发扎起来”;D项,“方丈”古义为“一丈见方”,今义为“寺院中的住持”。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答案:B
  解析:B项中“垣墙”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而”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客逾庖而宴
  C.呱呱而泣
  D.而庭阶寂寂
  答案:D
  解析:D项,表转折,A、B、C三项均表修饰。
  6.下列括号中的词语都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轩)不上漏
  B.日过午(天)已昏
  C.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于轩)
  D.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答案:B
  解析:B项,省略处应为“室”或“轩内”。
  7.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庭中/通南北/为一
  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答案:A
  解析:A项中“中通南北”是一短语,不能分开,应停顿为“庭/中通南北/为一”。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