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560字。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能活学活用,运用阅读过的《乡土中国》理论来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并能进一步通过探讨思索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逻辑思辨能力,能具体分析《乡土中国》中各个概念含义,能有感而发。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整体概括和读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追溯乡土社会的特点,探索社会发展的途径,进而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文化的关注。
教学重点难点离清概念,延伸讨论,读后有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汇报
1.在前面导读、略读、批读、研读的基础上,给文中的下列概念下个定义。要求: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小组集合集体智慧,每个概念综合出一个最佳答案,然后在全班展示。
2.展示汇报。
熟悉社会:因见证了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从而使人和人、人和物形成了最为熟悉的社会关系的村落式社会形态。
面对面社群:由于人们终日面对面相处而形成直接交流会意有时甚至无需语言这一媒介的社区形态。
差序格局:是指乡土社会里的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关系圈。
团体格局:是指由各种各样由若干人组成的关系平等界限分明互相合作的团体构成的社会形态。
感情定向:文化规定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
亚普罗式文化:关于人需接受超于人力创造而由宇宙来安排完善的秩序的文化观念。
浮士德式文化: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克服各种冲突甩形成的阻碍的过程。
礼治社会:运用教化的形式让人们形成的主动服膺于传统习惯的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
无为政治:乡土社会因不具备横暴权力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不具有同意权力所要求的分工体系而形成的微弱和松弛的“统治”形态。
横暴权力:发生在阶级斗争里的以自己的意志驱使被支配者而带有压迫性质的权力。
同意权力:在社会分工的状态下人们必须遵守契约来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持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的权力。
社会契约: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人们为了保障每个的责任与义务而形成的共同授予的权力。
长老统治:区别于横暴与同意权力的以教化形成的礼的统治形式。
时势权力:当社会结构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的时候一些有能力、有办法改变社会结构并能获得群众的信任从而拥有支配他人的权力。
二、大交流
1.《乡土中国》一书中的哪些描述与你的生活经验是否相符合?
2.《乡土中国》一书中的哪些描述与你的生活经验相背离?
3.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写这本书的初衷是“认识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中国社会随后几十年的发展符合作者的预期吗?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