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1/14 16:28: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20字。

  2019-2020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14)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一竿晴日舞比邻”中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择善而从之
  B.金块珠砾
  C.以膏泽斯民
  D.李牧连却之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中国诗歌史上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B.“风”又称“十五国风”,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都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
  C.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北宋年间,苏门先后产生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学家,史称“苏门三学士”,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门三学士”中最有名的是苏轼。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在那动荡不安的岁月,高老先生虽然满腹经纶却毫无用武之地,长久寄宿破庙,连全家温饱都无法保障。
  B.当年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在一大批美食爱好者的狂热追捧下,其收视率一路攀升,其他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C.在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如今已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了,但依旧是好为人师,受到全校师生的敬重。
  D.经过半个月的仓促准备,这份本来需要八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由她们两个人完成了,质量居然还差强人意。
  E.鲁迅曾说,我正因为生在东方,而且生在中国,所以“中庸”“稳妥”的余毒 ,还沦肌決髓,比起法国的罗亚,真是“小巫见大巫”。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___________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__________,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____________,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各有千秋
  B.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各有千秋
  C.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平分秋色
  D.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平分秋色
  5、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潘多拉效应”。(不超过30个字)
  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肯读书。为了让他们喜欢上读书,他们的父亲苏洵想到了一个“怪招”: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他就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们一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父亲“偷偷摸摸”“神秘兮兮”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猜想父亲一定是在读什么好书。于是他们趁父母不在家时,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日复一日,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