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8930个字。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8分)给加点字注音。
①徘徊
②粗犷
③惩 戒
④参差 不齐
2.(10分)古诗文默写。
(1)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自古逢秋悲寂寥, 。( 《秋词》)
(4)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5)夫君子之行, , 。(诸葛亮《 》)
(6)《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 。
3.(4分)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生活丢给我们两道选择题,一是快乐,一是不快乐。你选择了快乐,你就选择了阳光,选择了温暖。你会看到花开,听到乌叫,你会在凡来尘往中,感受到活着的喜悦。即使遇到了一些坎坷一些挫折,你也能乐观地面对。因为你知道,唯有快乐,才能减轻生活 (附属附加)给你的疼痛,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或许就能等来云开日出的那一天。相反,如果你选择了不快乐,整天 (自怨自艾自高自大),你的耳朵将会失聪,你的眼睛将会失明,你看不到花花绿绿的好,你听不到流水和清风的欢唱。你的世界,布满阴霾,你活得消极又沉闷。生的乐趣,将把你一点一点活埋了。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4.(3分)下列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猫•鼠》;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等。
B.《再塑生命的人》、《金色花》、《皇帝的新装》和《狼》的作者分别是美国的海伦•凯勒、印度的泰戈尔、丹麦的安徒生和我国明代的蒲松龄。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儒家经典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二、阅读(52分)
5.(17分)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