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之批读指导
- 资源简介:
约5280字。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之批读指导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
思维发展与提升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和习惯的保持。
审美鉴赏与创造建构阅读整本书经验,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批注示范,总结批读;学以致用,拓展批读。
教学难点师生互动,展示批注;评价总结,提升批注。
教学时间2课时(指导1课时,学生批注展示1课时)。
教学过程
01导入思考,引出批读
1.画有画批,帖有帖批,阅读书籍常见批读。
批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张竹坡、金圣叹、李卓吾(即李贽)、毛纶和毛宗岗父子以及脂砚斋在明清时代大规模地评点小说,并且创下一门学派,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以致文坛上无书不评,蔚然大观。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再加上无数的诗话、词话、曲话,都可谓“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
2.出示批注示例:
(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红楼梦》首次发现的传抄残本,朱批,被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来面貌。
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览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块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甲戌眉批:甲戌本是现今发现的《红楼梦》最早的抄本,胡适1927年在上海收藏,现存只有16回)
(2)毛泽东批读24史:持续时间长(1957-1976年,24年读而不倦学而不厌);批注文字多(198条,3583字,最少2字,最多914字);批画符号多(圈点、勾叉、三角、横线等);有重点有选择性(有的人物传记至少读过五遍,如《南史》韦睿传、《新唐书》徐有公传和马周传、《后汉书》光武帝纪);阅读视角多(从政治、外交、战术、生产生活、选人用人、民族团结等,常读常新)
展示:毛泽东读《南史》批注图;毛泽东读《旧唐书》批注图。
02把握要领,预备批读
1.批注的类型
(1)按照书写的位置划分,主要包括眉批、旁批、夹批、段批、总批等。
(2)按照表现形式划分,主要包括符号式、数字式、文字式、提纲式、表格式、图画式等。
(3)按照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阐释式、感想式、联想式、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