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优秀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0690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优秀导学案
一、正字音
①烧沸()②脂膏()③慰藉()
二、记字形
1、蜡jù
j365;形
2、耕yún
纷yún
yúnyún众生
3、怒y335;ng
怂y335;ng
y335;ng跃
三、辨词义
1壮丽•绚丽
(1)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灿灿的光辉,照耀着祖国的山河。
(2)这幅反映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的油画,色彩十分。
2毁坏•破坏
(1)我们不但善于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2)一场台风过去,小村庄被得片瓦无存。
答案
一、①fèi②gāo③jiè
二、1.炬矩2.耘纭芸芸3.涌恿踊
三、1.(1)壮丽(2)绚丽
【辨析】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美丽好看的意思。“壮丽”侧重在雄壮,多形容富于气势的美;“绚丽”侧重在灿烂,多形容富于光彩的美。“壮丽”可用于山河、建筑、诗文、事业等;“绚丽”多用于景物、服装、人生等。“壮丽”常与“雄伟”“辉煌”“巍峨”等词连用;“绚丽”常与“多彩”“缤纷”“夺目”等词连用。
2.(1)破坏(2)毁坏
【辨析】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弄坏的意思。破坏”一般是主观上有意识的行为;“毁坏”不一定是有意识的,还有可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毁坏”指毁灭性地弄坏;“破坏”一般指比较严重的弄坏。“破坏”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很大;“毁坏”多用于具体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小。
问题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声声号角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
问题2:如何理解《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对“力”的赞美?
答案:诗人从景物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是这首诗歌思想意义之所在,具有丰富的内涵。“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既表示宇宙是不断运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