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1/10 14:34: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12150字。

  2019-2020学年海口市第四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有五道答题,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课内基础积累(共4小题,12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讌,同“宴”)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落)
  B.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赤壁古战场)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摘取)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灰尘和污垢)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阻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
  2.下列选项中,有关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句中“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喻指酒。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樊笼”与“尘网”照应,与“归园田居”形成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C.《沁园春•长沙》中,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贴切,寄意深远。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十四字,用刘义隆典,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不可草率用兵。
  3.下列选项中,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登高》中“万里悲秋”之“悲”意蕴丰富:有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有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有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也有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B.《归园田居(其一)》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C.《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对年纪轻轻就被重用并建立丰功伟业的周瑜的追忆,体现了词人白发早生、仕途不平、壮志难酬的感伤。
  D.《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4.名篇名句默写(6分)
  (1)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空幻,并借凭吊明月寄托内心深沉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家》阅读理解(共3小题,10分)
  5.下面有关名著名篇《家》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金的《家》中觉新的亲事是通过相亲的方式很快定了下来,因为他的“爷爷希望有一个重孙”。
  B.巴金的《家》中,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