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0430字。
滁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镲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虐待生命的现象。不管是自杀、校园暴力还是残害动物,都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的情感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我国的生命教育不够有关。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具体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就教育而言,最基本的是要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然而遗憾的是,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忽视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难以使孩子们养成对具体生命,即对大自然、家人、邻里、同学等的爱心与同情,也无法收获爱心所带来的真诚回报。
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那么生命意识的彰显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就宏观而言,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的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销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就微观而言,一方面,孩子、中青年人甚至老人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另一方面,人们在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这些都使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美国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于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它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第二,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第三,死亡教育,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对亲朋的伤害,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摘编自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部分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折射出他们对生命缺少必要的尊重和敬畏。
B. 一味重视应试教育,缺少生命教育,是产生青少年自杀、校园暴力等现象的主因。
C. 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常常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D. 人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和基础性,所以要理解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依次从内在依据和现实背景分析重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后者又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
B. 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引证法,在阐述生命教育的意义的同时,提出了推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C. 第五段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出发,逐层阐述其表现,指出它是项需要多方配合实施的系统工程。
D. 文章讨论关于生命教育的论题,是按照摆现象、析原因、谈意义、提办法的逻辑顺序推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养护青少年学生对具体生命的爱心和同情心,就必须重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
B. 生命教育缺失,导致人类正承受着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重负。
C. 抓好生命教育,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让生命有所皈依,人类就能幸免于难。
D. 生命教育是项系统工程,因为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学校和家长齐抓共管、相互配合。
【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一味重视应试教育”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不管是自杀、校园暴力还是残害动物,都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的情感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而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近百部古装剧涌进荧屏,中国灿烂的历史成为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然而与此成反比的,却是精品剧难见,而华丽空洞的视听垃圾居多。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历史文化,传播历史文化,古装剧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但是既然选择了拍摄古装剧,就应该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