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佳作选读
- 资源简介:
约2710字。
2019年宜昌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佳作选读
张宗明
【中考真题】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起点都有水的“三态”,但人生的终点却未必都是“猪油”的“三太”。风华正茂的年代,为自己预定一个目标,设计一种形象,憧憬一种未来,都是莘莘学子应有的情怀。或如春花,绚丽多姿;或如翠竹,劲节凌云;或如飞鸟,自由翱翔。
请以“我向往___一样的人生”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题解读】
一、抓住题眼,准确审题。“我”要求用第一人称行文;“向往”意为“因热爱、羡慕某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到达”之意;题目中对“人生”有具体的诠释:或是给自己预定一个目标,或是设计一种形象,或是憧憬一种未来;在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事物名称”之要求不容忽视,“事物”是物而非人。何为“恰当”?就是所选择的事物要能表明自己的心志,寄托自己的情思——如同导语中所暗示的:如春花,绚丽多姿;或如翠竹,劲节凌云;或如飞鸟,自由翱翔……其实,这就是一篇托物言志之文。
二、仔细推敲,补好命题。导语已暗示所选的事物应该是适合表达自己心志的某种植物或动物。如冬天傲雪的腊梅、点染春天的小草、摇曳清风的荷花……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东西。诸如挺拔的山峰、默默的铺路石、闪烁的星星、明亮的月光……考生可选择最感兴趣、体验最丰富并能寄托自己情志的事物来写,但要注意所选之物一定要小巧、诗意、高雅。
三、精描细绘,由物及人。文章中的“意”是由所托之“物”生发而来的,因而对所选之“物”一定要精描细绘,“物”描绘得越精细、越充分,所寄托的“意”就越容易为人所接受,就越能感染人、打动人。当然,绘物的目的是为了言志,绘物之后,还要用不少笔墨来写为实现自己的“向往”,是如何付諸行动的。行文可以运用一两个镜头来叙写,也可以依托具体场景,灵活穿插物与人的描写,揭示内心触动或变化。当然,在叙事描写之后,要水到渠成地抒情,画龙点睛。
【佳作一】
我向往书法一样的人生
宜昌一考生
浓时黑亮亮,淡时如云烟。墨水,浓淡之中藏着温情,点亮我的一生。
——题记
大概七岁,父亲便决定让我练习书法。父亲说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可以启迪思想,净化灵魂,美化心灵,磨砺意志。父亲从书房中取出文房四宝,铺开宣纸,轻轻运笔挥洒,白纸上就“飘逸”着“真水无香”几个大字,那浓郁的墨香味儿,如磁石般吸引着我。
八岁,小学的我,便能与父亲一同写字。先调墨水,调墨是个细活儿,水放少了,墨迹干得极慢;放多了,墨太淡,一笔下去定会“纸上开花”。调的次数多了,我便掌握了其中的奥秘。调好后,将笔蘸上墨,稍稍调一调笔锋,便开始写了。长长的笔杆轻晃,我有些拿捏不住,父亲就将手放在我的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