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0/31 14:22: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7题,约14520字。

  潮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
  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试室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应填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B. 数罟不入洿池      数:数量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斧子
  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 弃甲曳兵而走
  C.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B. ①弃甲曳兵而走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C. ①河东凶亦然                   ②填然鼓之,兵刃相接
  D. ①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饥荒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
  B. 孟子借“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说明了如果能解决战时士兵争相逃跑的问题,就可以使自己的国民增多。
  C.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揭露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暴政。
  D. 在孟子看来,行王道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还要注重发展文化教育,使百姓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 ⑴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请允许我用战争来打个比喻吧。”
  ⑵大王假若不去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到您这里来了(别的国家的老百姓就会来投奔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B 项,“数,数量”,错误,“数罟”意思是“细密的渔网”,“数”应为形容词,而“数量”是名词,此处的“数”,细密,稠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
  陈与义①
  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②手,尽力破忧端。
  【注】①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②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
  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首联对仗工整,上半句停顿应为“沙岸/残春/雨”,“残春”意为晚春。
  B. “花带泪”用拟人手法写经雨之后花瓣上残留着雨滴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的感伤之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