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云雀》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0/29 8:00: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780字。

  致云雀导学案
  1.理解和领会诗歌的内容与主题。
  2.分析诗歌中云雀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1.了解雪莱的艺术构思、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以得到思维发展与提升
  2.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题,分析诗歌中云雀的形象,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3.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1.诗歌中云雀的形象意义。
  2.诗歌的主题与诗人的观点态度。
  3.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
  一、阅读理解
  这首诗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呜叫有感而作。全诗二十一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全诗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七节):诗人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是对云雀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八至第九节):诗人借助云雀歌声宣扬了的神圣使命:“唤醒同情”。
  第三部分(第十至第十二节):诗人通过对比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明朗、清新、欢悦。
  第四部分:(第十三节到第十五节)探讨美的根源,呼应第一节的“欢乐的精灵”。
  第五部分:(第十六节到第十七节)诗人解读能够始终乐观豁达的重要原因。
  第六部分:(第十八节到第二十一节)诗人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的一面和人的不幸。
  二、鉴赏评价
  《致云雀》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
  1.诗歌中的云雀是怎样的形象?
  探究:诗中云雀的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