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导读及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0/24 10:03: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500字。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导读及练习
  学法指导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抒情诗的相关知识,了解昌耀生平经历及《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创作背景。
  2.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3.自读、品读与朗读相结合,理清诗歌写作思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重要句子含义,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5.把握诗中的审美意象,鉴赏词的意境,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三.知识点贯通
  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作者:
  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1955年毕业于河北省荣军中学。1950年参军,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1957年定为右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青海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
  昌耀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象凝重、壮美。饱经沧桑的情怀、辽阔旷远的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构成作者宏大的诗歌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2.抒情诗
  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抒情诗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知识点二写作背景
  《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于1962年。这个时间的昌耀,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虽然诗人一直处于满怀冤屈、艰难存世的状态中,然而诗人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依然呈现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展现着生命的坚毅与坚韧。“峨日朵”雪峰的所在地,应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