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导读——伤感
- 资源简介:
约2142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导读——伤感
9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话题链接——伤感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伤”,形声字。本义是创伤。字形左边为“矢”,指弓箭,这里是说为弓箭所伤;右边表示字音。后来,古人用“人”替代左边的“矢”,表示人被箭射伤。直到楷书,才有现在的简体字“伤”。现在,“伤”泛指人或动物身上的创伤。此外,也常用来表示心情悲哀,如“悲伤、感伤”。
【成语链接】
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泛指医务人员的职责。
吊古伤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恶语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诚哉斯言。
反裘伤皮: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
成语“反裘负刍”更甚于此。
二、句之美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品读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李煜把愁比作水,秦观把愁比作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把愁从水里捞到船上,王实甫把愁从船上搬到了车里。你知道相关的语句吗?
(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王实甫: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品读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
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品读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
三、诗之韵
上汝州城楼
[唐]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