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备课资料
- 资源简介:
约25590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备课资料
话题链接——奉献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形声字——会意字。火表意,篆书形体像火焰;蜀表声,蜀为葵虫,古时火炬多以苇麻作芯,外用布包裹,其样子似葵虫。简体字从火、从虫,表示烛用虫蜡制成。本义是火炬。引申为蜡烛。
【成语链接】
火烛银花: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语出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唐代诗人苏味道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诗句,柳亚子《浣溪沙》也写过“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的词句。
洞烛机先:预先察知事情的发展、征兆。如:对于任何事他都能洞烛机先,预做防备。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语出《古乐府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列子汤问篇》:“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指的是草木。山之毛,感觉萌萌哒。
二、句之美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丝”即“思”,双关语。如南朝民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品读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人们常常借这两句诗来歌颂那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尤其是教师。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品读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此句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前人也有“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的句子,但和鲁迅诗句一比,境界高下立见。
品读“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三、诗之韵
病 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切不可和“赢”“嬴”混了,你能区别开吗?
赏读李纲是宋代的名相,此诗通过病牛寄寓了作者的身世和愿望。牛辛勤耕耘,给人民带来温饱,自己则疲惫不堪,以至倒卧坡头。这种精神常为诗人所歌颂。这里牛的精神不只是于疲惫以后休息,而是情愿牺牲自我,有益于众生。李纲做了七十七天宰相便遭排斥,钱钟书《宋诗选注》说:“看来这头病牛象征他自己。”确是道出了本质。
钱老是中国古典文化里面最后一位风雅之士。他是一位纯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