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神韵——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教案
- 资源简介:
约10390字。
于细微处见神韵(教师版)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学习目标:
1、探究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的角度和手法。
2、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抒发内心情感。
一、什么是细节和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地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二、感受描写
(一) (1)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他怔了怔,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二) 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个“纵”和一个“扑” 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三) 随着脚步越走越近,他看到苏迪手上没有拿条幅和国旗,只挽着一件外衣,她身上穿着的是一件短小的T恤,那隆起的肚子从衣服底下撑了出来,偌大的肚子在阳光下裸露着,泛着细碎而轻柔的光芒。他定睛一看,那裸露的肚皮上居然写着一句话--“爸爸,欢迎你回家!” ——《最美欢迎辞》
(四)“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敲在石板上” 这个细小传神动作,极富情趣地表现了蔡老师假怒实爱的品性。
【小结】细节描写的角度:1、提取细小传神的动作。2、捕捉人物特色的语言。
3、描摹个性外貌神态。4、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5、刻画典型的景和物(环境描写)。
三、品味描写
段一: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为孩子和玛丽亚小姐互相介绍。
段二: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巡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煞有介事地纠正着孩子的动作……
1、这两段描写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小姐与她的七个学生见面的情景的文字在表达方式和效果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