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22110字。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07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考生号中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71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10小题,47分)
1.根据原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登高》中,杜甫在描绘了寥廓萧瑟的秋景之后,不禁生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漂泊他乡、寂寞孤苦之叹。
(4)韩愈《师说》中,引用孔子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而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以能者为师的观点。
(5)红楼梦中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答案】 (1). 朝菌不知晦朔 (2). 蟪蛄不知春秋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4). 以手抚膺坐长叹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8). 师不必贤于弟子 (9). 覆压三百余里 (10). 隔离天日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菌”“晦朔”“蟪蛄”“扪”“仰”“胁息”“抚膺”“坐”“常作客”“覆”,
2.阅读下列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醉里”句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读者从中可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B. 三、四两句写八百里连营的将士分吃烤牛肉后,奏起可以搅翻塞外的战斗乐曲,突出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C. 全词结构独特,前九句是一段,表现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D. 词作运用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写出战斗场面的转换,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赠卖松人
【唐】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3. 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两联认为,把长在深山中 松树卖与长安翠楼中的富贵人家,虽为求利,但也有一份真意。
B. 后两联提醒,松树的“瘦叶”“淡花”是不被欣赏的,因为富贵人家喜欢的是妖艳媚俗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