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信息试卷(一)(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7题,约19620字。
201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信息试卷(一)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位卑则足羞,_____。( )《师说》)
(3)柳永《八声甘州》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花叶凋零,感叹自然美景随着时光流逝而消歇。
【答案】 (1). 黄沙百战穿金甲 (2). 官盛则近谀 (3). 韩愈 (4). 是处红衰翠减 (5). 苒苒物华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穿、盛、谀、苒、休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2)下面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_____
A.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C.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D.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议“伪善”
陈家琪
①知道恶而为恶,或故意为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伪善”。真正的“伪善”,就是把出于自己主观意图的行为理解为对恶的铲除或消灭,认为只要出于主观意图,即动机上善的意图的行为,就一定是善的。所以重要的只是动机上的善。
②我们选两个古今中西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论来分析一下: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