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研读指导课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720字。
《乡土中国》研读指导课精品教案
一、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要求包括:“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价,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本堂课主要完成的是“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思想性。学生需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下去,运用科学可行的办法持续研读,完成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再创造,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研读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四课时,学生此前已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学习了具体的批读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有了深入思考、探究问题的初步尝试。但因为缺乏系统连贯的研读经验,加之当今的时代和费老写作的年代已有很大变化,学生要深入研读,理解文本、切实把握文本价值还存在问题。本堂课试图以“无讼”的专题为例,教会学生研读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以“无讼”为例完成对其内涵、原因和当下意义的探讨。
2.运用“从具体现象中提炼概念”“在具体事物里核实概念”的方法完成“无讼”的专题研读。
教学重点:研读“无讼”专题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探究研读问题,思考其在当下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重庆出版社,2018.9)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教学用书》(重庆出版社,2018.11)
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重庆出版社,2018.9)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七、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
活动一:故事导入,理解研读
教师活动:
一、通过小说《白鹿原》的一段土地纠纷案引入:
白鹿原上,李寡妇先后将自家的一块水地卖给了鹿子霖和白嘉轩。为了争夺这块地,白鹿原上的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发生了家族斗殴。两家剑拔弩张,都申明绝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