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最后一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4080字。
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数据挖掘的基本目标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隐藏的、潜在的和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将人类与自然连接的特征,人对世界的感知不是直接电面向世界,而是类似于通过眼镜来感知世界一样。可以说,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人类诠释世界等的调节,是新技术背景下人、技术与世界关系的具体表现。
就人类存在的境遇而言,数据挖掘技术被使用过程中,自然界依然存在,但一种新的自然界,即由数据挖掘技术所形成的自然界已经成为了人类栖息的场所之一。也就是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界之外,还有由数据挖掘技术对“原始”自然界的数据化处理后所呈现的世界,与数据挖掘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数据世界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存在场所。这个过程中,即使是“原始性”的数据都是被“加工过的”,因为数据从来都不是“先于事实的”。实际上,就数据挖掘技术而言,其对数据的处理既可以是随意的,也可以是有选择约。有选择就意味着数据挖掘技术可通过数据处理过程,有意地隐藏一些东西,这也正是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调节。
就人类存在的方式而言,数据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的轨迹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存在的历史以数据库的方式呈现。数据打通了万物的在场与不在场、此在与彼在,也联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切都以在线的形式存在,带来所谓“不在场的在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数据的隐蔽、清洗等对某事、某物或某现象予以调节,使其透明性退场。进而一方面将在场的可以转换为不在场的,如图像数据挖掘技术对围像中信息的有关处理:另一方面,将不在场的可以转换为在场的,如通过对某人身体数据的采集,商场可以为不在场的某人提供在场的服务:基于某种软件显示其与某物的契合度、匹配度等,让某人产生了在场的感觉。此外,数据挖掘技术还调节着人自身存在的认同,例如“刷存在感”一词就遗露出人对自身存在认同的一种新方式,“点击率”则被视为自身被认同的一个重要考量。
与此同时,数据挖掘技术在构成数据自然界的过程中,以一种更新的形式调节着人类视觉、听觉等,进而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认知世界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当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的时候,其所看到的车载导航所呈现的图景来自数据可视化技术对世界的诠释,是世界被数据化的一种虚拟呈现,驾驶员对世界的感知与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促进着驾驶员对环境的诠释。因此,驾驶员对环境的诠释与其说是人类通过自然界来获取数据,倒不如说数据为人类了解自然界提供了新的可能。数据挖掘技术以参与的形式进入到世界的构建与诠释的时候,也就开启了有关于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的伦理探究。
——(摘编自闫宏秀《数据挖掘技术与调节:世界、世界的诠释与伦理的内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项关于数据的技术,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抽取挖掘潜在知识和信息。
B. 人类存在场所所以被调节,是因为数据挖掘技术对其数据化处理的方式是选择性的。
C. “不在场的在场”指人类存在方式以数据呈现后,让历史得以再现而带来的现场感。
D. 数据挖掘技术既参与世界的构建与诠释,又探究着大数据时代技术提出的伦理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的特征,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被使用中,人感知世界的方式。
B. 通过讨论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及人类诠释世界的影响,文章将论证推向了深人。
C. 文章提出了数据世界里的在场与不在场的存在形式,并举例说明了二者转换的表现。
D. 文章通过分析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新现象,对技术与人的关系作了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据自然界是数据挖掘技术对现实世界的解读与呈现,与现实世界并非一对应关系。
B. “刷存在感”“点击率”,可以看出人们对借助数据完成自身存在认同这种方式的认可。
C. 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时,是依靠数据与其所呈现的图景的某种关联,来了解环境的。
D. 如果现实世界没有提供有用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者就不能发现有用的知识信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辨析,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此类题目一般采用排除法或者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数据挖掘技术是一项关于数据的技术,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抽取挖掘潜在知识和信息”说法扩大范围,原文说“数据挖掘的基本目标是┄”。C项,“让历史得以再现而带来的现场感”曲解文意,原文为“存在的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3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光纤之父”高锟一
2009年10月6日凌晨3点,美国硅谷一座公寓里响起电话铃。对方说从瑞典打来,有个教授要与高锟先生通话。几分钟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即将公布。高锟仍是睡眼惺忪,“什么?我!啊,很高兴的荣誉呢!”说完倒头大睡。
发表那篇著名论文《为光波传递设置的介电纤维表面波导管》——亦即光纤通信诞生之日——十年后,1976年,高锟拿到人生中第一个奖项——莫理奖。奖杯是一个水晶碗,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