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
- 资源简介:
约10430字。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而今是冬月,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虫的吟唱,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
B. 花的清香,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
C. 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D. 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选用句式的能力。从所给文段中引用的诗句来看,先是“桂花”,写出中秋月之味,然后是“捣衣声”,写出秋月之声,再是直接写月光。照应这个顺序,“花的清香”应排在最前面;再按照由有声到无声的顺序,可知应先说“虫的吟唱”,再说“树影”“凉风”,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
2. 阅读下面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是(3分)( )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
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
A. 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的发展之中。
B. 某些学校只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所发展。
C. 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
D. 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
【答案】D
【解析】这是一则类比论证。原文以“文化发展的动力”来类推“教育进步的关键”。题干论述:文化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语段中把“单独的学校”类比为“独立的文化”,那么学校的发展应该跟文化的发展类似,即学校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D项,表达的正是这个观点。独立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B项排除;具体做法如何题干没有涉及,C项排除。A项,从反面来说,不如正面表述的D项到位。
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