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8/1 9:07: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1160字。

  揭阳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张岱年先生主编了《中华的智慧》一书,“智慧”一词,是张岱年先生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原义“爱智”而提出的,体现出自觉的对话意识和民族意识。他说:“西方哲学所取得的成果可谓之‘西方的智慧’。中国古代哲人志在‘问道’,‘道’即真理,亦是最高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亦可谓之‘中华的智慧’。”张岱年先生将“道”具体概括为“人生之道”“自然之道”“致知之道”,涉及宇宙观、伦理观、方法论等内容。
  若想真正触及中华智慧,个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毫无疑问,精当的个案研究是这本书的特点,区别于大而化之地讨论中国文化的数以千计的著作。比如在讨论老子时就阐释了“道为万物之索”“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等问题,立论相当准确地概括了老子思想中尚柔、尚自然、反造物主的精神特质。“如果说孔子仅对鬼神、上帝有所怀疑的话,那么老子的‘道’则彻底推倒了上帝的宝座,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这个论断是有理据的。在老子的“道”出现之前,上帝有着无上的荣光,它派生出的文化也充斥着权力与等级关系,老子独特的“道”论正是时代的产物,他将人类从上帝的威权统治下解放出来。老子的有些著作中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与意志,而他所肯定的价值和意志毫无上帝的影子,他彻底地与威权决裂。关于儒、道之区别,作者说:“道家思想是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之上增加一个自然而然的价值取向,并非简单否定儒家伦理。儒家希望通过每个人,特别是君王的个人道德修养达到天下太平、万民幸福;老子希望社会的治理者约束强制的手段,追求实现自然而然的理想秩序。”这样通透中肯的见解在书中比比皆是。
  张岱年先生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文化研究。他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他一生致力于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张先生没有将中国文化当作西方文化的注脚,也没有将中国文化当作人类文化中的异类,而是努力将中国文化融入人类文明的历史洪流之中。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中国哲人,在一定意义上,富于探索精神……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彼此立说不同,但都肯定‘穷理’的必要,都肯定世界是有理的,学问在于认识此理,生活在于体现此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哲学可以说富于理性精神。但是,这种‘穷理’的传统却没有和重视实证的态度结合起来,以致没有孕育出近代实证科学。”此种高屋建瓴的中国文化观,成为这本书重要的纲领与血脉。这本书一方面寻绎着“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又试图以历史唯物论的理论视野观照先秦诸子、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家们,超越他们的旧哲学。他在书中还提出任何文化形式都不是教条地、理念性地存在着的,它往往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阐释中。中华文化的复兴与时代性存在,依赖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现代的解读和实践。
  (摘编自李瑞卿《建构中华智慧谱系——评张岱年主编<中华的智慧>》)
  1. 下列对于《中华的智慧》一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书中“中华的智慧”是指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是有别于西方智慧的最高智慧。
  B. 书中关于老子的研究认为,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意志是老子著作的显著特征。
  C. 张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最早可以从老子的“道”的理论中找到依据。
  D. 张岱年先生提到的 “道”不同于西方的“爱智”,与老庄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道”相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分析,最后提出要古为今用,树立民族文化复兴观念的观点。
  B. 在分析的过程中,文章大量引用了张岱年先生作品的原文,具体地展示了《中华的智慧》的哲学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C. 张岱年先生认为建构中华智慧谱系的方法就是加强个案研究和建立唯物史观,这也是本文展开充分论述的两个重要角度。
  D. 文章第三段引用《<中华的智慧>序言》的原文,证明了中国哲人是富于探索精神的,中国哲学是富于理性精神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岱年先生的这本书之所以能真正触及中华的智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进行了精当的个案研究。
  B. 因为作者认为道家思想是在儒家道徳伦理体系上增加了一个价值取向,所以说道家思想其实是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
  C. 中国近代之所以没有孕育出实证科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穷理”的传统没有和重视实证的态度结合起来。
  D. 张岱年先生既认为中国文化是独立于西方智慧的另一种人类文明,又主张必须综合中西文化之长才能创造新型中国文化。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张冠李戴,“是有别于西方智慧的最高智慧”不对。结合“他说:西方哲学所取得的成果可谓之‘西方的智慧’。中国古代哲人志在‘问道’,‘道’即真理,亦是最高的智慧”分析可知,张岱年先生认为“道”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智慧项。B项,“书中关于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6省市开始试点。
  “网约护士”从设想走向现实,有助于为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亿人,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00万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