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7/24 21:28: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360字。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高一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教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重要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儒家教育特重诗,以为它可以兴、观、群、怨;又特重礼乐,以为“礼以制其宜,乐以导其和”。《论语》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旨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就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蕴于中的是性情,受诗与乐的陶冶而达到和谐;发于外的是行为仪表,受礼的调节而进到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儒家教育出来的人要在伦理和美感观点都可以看得过去。
  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他们的着重点无疑是在道德方面,德育是他们的最后鹄的,这是他们与西方哲学家、宗教家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相同的。不过他们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误认美育可以妨碍德育,而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所以在古希腊文与近代德文中,美善只有一个字,在中文和其他近代语文中,“善”与“美”二字虽分开,仍可互相替用。真正的善人对于生活不苟且,犹如艺术家对于作品不苟且一样。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文章求惬心贵当,生活也需求惬心贵当。我们嫌恶行为上的卑鄙龌龊,不仅因其不善,也因其丑,我们赞赏行为上的光明磊落,不仅因其善,也因其美,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
  美育为德育的基础,道德起于仁爱,仁爱就是同情,同情起于想象。比如你哀怜一个乞丐,你必定先能设身处地想象他的痛苦。诗和艺术对于主观的情境必能“出乎其外”,对于客观的情境必能“入乎其中”,在想象中领略它,玩索它,所以能扩大想象,培养同情。这种看法也与儒家学说暗合。儒家在诸德中特重“仁”,“仁”近于耶稣教的“爱”、佛教的“慈悲”,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修养。仁的修养就在诗。儒家有一句很简赅深刻的话:“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就是美育,温柔敦厚就是仁的表现。
  美育不但不妨害德育而且是德育的基础,如上所述。不过美育的价值还不仅在此。西方人有一句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这句话最能见出艺术的功用,也最能见出美育的功用。                           (摘自朱光潜《谈美感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国古代儒家就认识到了美感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诗”“礼”“乐”都属于美感教育。
  B.儒家教育出来的人要有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在伦理和美感观点都可以看得过去。
  C.儒家教育的重点在道德方面,德育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但他们认为美育是德育的必经之路。
  D.一个正直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我们赞赏行为上的光明磊落不是因为善,而是因为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先提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并用儒家的诗、乐教育就是美感教育,以此完成情感教育来论证这一提法。
  B.文章用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儒家和柏拉图对美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的不同。
  C.文章以古希腊文和近代德文中美和善只有一个字为例论证“美是一种善,善也是一种美”的观点。
  D.文章在最后强调美育和德育的基础,美育最终的价值就是为了德育服务,不然美育就没有任何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的教育可以使仪表行为规范,养成生活的秩序,做的好也会具有美。
  B.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认为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
  C.因为不善和丑,行为上就会卑鄙龌龊,这会让我们嫌弃和厌恶。
  D.儒家重视“仁”,“仁”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修养,可以由诗教培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提出了“读整本书”的观点。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当前,“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是把课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