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1道题,约10000个字。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所谓伊人,。(2)挥手自兹去,。
(3)缺月挂疏桐, 。(4),长夜沾湿何由彻。
(5),系向牛头充炭直。
(6),,。是谓大同。
(7)《虽有嘉肴》中表明学习或教导别人后,能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语句是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幽悄(qiǎo)惟幕(wéi)自圆其说相辅相成B.褪色(tuì)慰藉(jiè)垂珠连珑暴风骤雨
C.刨刮(bào)沙砾(lì)行将就木人情世故D.装置(zhí)龟裂(jūn担惊受怕拙劣肤浅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日子A(庸常平常)得像踽踽的阳光,像入秋的一丝荷风。听风,听雨,听秋虫吟,这一切美妙的声音,静静的落在深秋里。一个人,只有在生活的情怀里静水流深,才能内心沉淀清澈,依心而行。岁月流逝,一些存在,总是白璧微瑕,会让我们在得失,悲喜之间,懂得沉淀,懂得宽宏,懂得包容。包容一些随风而逝的诺言,包容一些霎那飞纵的情怀,也包容一直挚纯天真的自己。如此,方好。人生,在宽容中绽放,在感恩中追寻,在慈悲中B(安宁安详)。
(1)为文中的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A. B.
(2)修改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写在下面。(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有《庄子》,共33篇,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主张“清静无为”、“天人合一”。
B.“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运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表达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杂文。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写法灵活,常用托物寓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如《马说》。
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由分科取士而得名,用来选拔官吏,经唐、宋王朝的发展,到明代进入鼎盛时期。一般分为四个级别,通过乡试,称为秀才;通过院试,称为举人;通过会试,称为贡生;通过殿试,称为进士。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在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为理想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
[甲]林尽水源,。。。。。。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②。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