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ppt48
- 资源简介:
共29张。有教学设计,约2190个字。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作者的游踪,体会文章布局的妙处。
2.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外形的厚重、精神的厚重、文化的厚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积累语言,了解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教学难点:
1、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黄河壶口瀑布的特征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查找摘抄描写黄河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近壶口瀑布
1、由积累关于黄河的诗句导入,感悟黄河之雄伟
2、师:这里的黄河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来领略这“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看老师板书课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二、明确壶口的位置、成因。
在中国地图上,有一条蜿蜒绵长的黄色曲线横亘中国版图,这条曲线标识的就是黄河,黄河自西向东流入渤海,她孕育了中华文明。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河床到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本文描绘的就是这一胜景。
壶口瀑布地点:晋陕两省交界。
三、初读感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