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22 8:13: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270字,答案扫描。

  2019年高考全真模拟题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I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把20世纪初期“美育”概念在中国的兴起视为现代美育意识的第一次觉醒,那么在当下艺术大众化、生活化的趋势下,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推动美育意识的再次觉醒,而且这一次觉醒更加自觉和主动。对于规模庞大的网络群体而言,网络不仅构成表层、世俗意义上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与人的心理状态、趣味爱好、思想情感紧密结合。在这个被网络改变的世界中,网民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网络强烈的交互特性和参与感,改变着传统的美育关系,拉近乃至消弭美育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唤醒自己美的意识并自塑为美育主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使最广泛的社会成员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和心灵解放。
  互联网对世界和生活的改变是总体性的,而且随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融互渗程度的加深,网络对现实的反哺作用也渐趋明显。因网而生、伴网而生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元素,正在强劲地向传统文化样式扩散,甚至成为后者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代哲学家李石岑曾说,“美育之解释不一,然不离乎审美心之养成。进一步言之,即为美的情操之陶冶。”作为科技进步新成果的互联网,其诞生与发展不仅闪耀着人类理性的光辉,本身也具有美感和诗意,互联网深入发展特别是与文艺携手并进,又让人类的感性力量得以空前发达,这不但使人在表达对世界的感受以及内心情感时,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手段和广阔空间,而且也丰润着人的感性世界本身。
  互联网时代的美育比以往更具有自我教育特征,因而更加多样化,个体的审美偏好比以往也得到更多确认和放大。发挥网络生活特剐是网络文化的美育作用,应该尊重个性,鼓励人们在恪守道德良知底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通过沟通、交流和对话得到情感陶冶和心灵净化。人们在以更加广泛和便捷的方式组织起来后,相同的人生趣味和美学品位也更容易成为人群的纽带。
  不过,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空间里美的标准有时会陷入模糊,恶搞经典、戏谑传统、抹黑英雄,以及语言暴力、格调低俗、片面追求消费快感和感官刺教等都对美育生态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正视和解决,则有可能使人在消极审美体验的长期积累下,以丑为美,趋丑避美。因此,互联网时代美育同时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挥互联网在价值引导、人文关怀、审美启迪等方面的正向作用,创造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清朗生态。
  (摘编自胡一峰《构建互联网时代美育新格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美育意识的再次觉醒比之前更加自觉和主动,这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等有直接关系。
  B.网络不仅能与人们的思想情感紧密结合,还能够让人唤醒自己美的意识并自塑为美育主体。
  C.互联网时代的美育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个体的审美偏好,这要求我们要恪守道德良知底线。
  D.互联网能丰润人的感性世界,使人类的感性力量空前发达,是因为其本身就具有美感和诗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提出网络对现实的反哺作用后,再引述了李石岑有关审美心之养成的话语。
  B.文章指出了互联网时代美育的特征与状况,也论述了互联网对现代美育的重要影响。
  C.文章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论证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对美育的发展完善利大于弊的现实。
  D.文章以互联网推动美育的发展为前提,论证了构建互联网时代美育新格局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成员可以利用网络通过丰富的审美活动等来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和心灵解放。
  B.文化形态和文化元素因网而生、伴网而生,互联网是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互联网可拉近、消弭美育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因此具有交互特性和参与感。
  D.当前人们以丑为美,趋丑避美,只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就可解决这一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注]社会物流总额是指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的价值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指报告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的总和。
  (摘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二:
  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融合了道路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多个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因此,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发展程度可以作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十几年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物流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