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2380个字。
课题
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之《卖炭翁》
备课项目 设计区域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计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和人物形象。
3.教学难点
通过感受卖炭翁的遭遇,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条件等)
学生在本课之前学过《木兰诗》等古代诗歌,但是对于唐代的叙事诗接触不多。学生在背诵上会有障碍,会有畏难情绪。学困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上会有困难。但学生对于朗诵都很感兴趣,可以从此入手,激起学生兴趣。也应及时给学生进行写作背景的补充,便于学生理解文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构建动场
大家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熟能生巧)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不再卖油了,改卖炭。大家见过炭吗?炭有什么特点?(黑色、可取暖、可卖钱)谁知道烧炭的过程?(学生试着回答)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辛苦吗?(辛苦)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起去看看在这样辛苦劳动的一位卖炭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板书课题)